同行评议开始: 2021年4月4日
第一个决定: 2021年6月7日
修改后:2021年7月21日
接受:2021年8月4日
文章在新闻: 2021年8月4日
网上发表:2021年10月18日
膝骨关节炎(OA)患者的膝关节畸形和后足畸形之间似乎有密切的关系。尽管存在这种内在联系,但目前缺乏研究来调查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足对齐的改变。
通过主观临床评分工具,评估TKA术后后足对齐的变化,以及手术干预后足和踝关节临床结果,并分析纳入研究的证据水平(LOE)和证据质量(QOE)。
MEDLINE、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按照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指南的首选报告项目进行系统综述。报告TKA术后后足对齐变化的研究也包括在内。记录和评估水平和QOE。
11项研究共1142例患者(1358个膝关节)符合纳入/排除标准。LOE II有6项研究,III有5项研究。术前膝关节内翻畸形和后足外翻畸形患者在TKA后后足对齐改善。术前膝关节内翻畸形和后足内翻畸形患者经TKA后后足对齐未见改善。12个不同的x线参数用于测量纳入研究的后足对齐,其中胫骨跟骨角使用最频繁(27.3%)。
本系统综述表明,后足可能表现出补偿
核心提示:目前的系统综述发现,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畸形的矫正通常会改善后足的对齐。然而,低质量的证据和纳入研究之间的显著异质性,强调了进一步更高质量的研究的必要性。
- 引用:Butler JJ, Mercer NP, Hurley ET, Azam MT, Kennedy JG。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后足的排列:系统回顾。世界J .2021;12 (10): 791 - 801
- URL://www.otazusalle.com/2218-5836/full/v12/i10/791.htm
- DOI:https://dx.doi.org/10.5312/wjo.v12.i10.791
膝关节骨关节炎(OA)是老年人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影响着30%的60岁以上成年人[1]。虽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膝关节排列不整齐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重要危险因素。即使是膝关节对线的微小改变也会导致膝关节关节面负荷分布异常,导致关节囊退变,导致OA进一步恶化[2,3.]。置换手术,如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旨在恢复下肢的中性机械对齐。
下肢对齐的评估通常通过站立、全身x线平片外推股骨-胫骨角(FTA)和机械轴[4,5]。然而,FTA和机械轴提供了下肢对齐的不完整的图像,因为它们排除了对后足轴的评估。有多种报告显示膝关节内翻或外翻畸形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后足对齐不良之间的关系[6-16]。事实上,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TKA后,后足排列不良已被证明可以改善[6-10,12-16]。这表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导致后足的代偿性改变,或后足畸形可能使膝关节更易发生骨关节炎。因此,术前和术后的后足放射成像,通过Cobey观点或其他观点,在膝关节OA的管理中至关重要[17]。
尽管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膝关节畸形和后足之间存在内在联系,但似乎很少有文献广泛研究这两种疾病之间的关系。对于后足对齐的最佳成像方法似乎也没有共识。本系统综述的目的是根据主观临床评分工具评估TKA术后后足对齐和足和踝关节临床结果的变化。
2019年10月,基于系统评论和meta分析的首选报告项目,对MEDLINE、EMBASE和Cochrane图书馆数据库进行了系统综述(图)1)的指导方针。使用以下搜索词:[(后足或足或踝关节)和(对齐或不对齐或不对齐或位置或运动学或轴或解剖学)和(膝关节置换或TKR或膝关节置换术或TKA)]。纳入排除标准见表1.数据检索后,由两位独立审稿人根据上述标准筛选所有检索研究的标题、摘要和全文。一名资深作家被请去仲裁出现的任何分歧。
入选标准
|
排除标准
|
与TKA后足改变相关的临床研究 | 少于10名患者 |
发表在同行评议杂志上 | 案例报告 |
用英语写的 | 尸体的研究 |
全文版本 | 动物研究 |
评论文章 | |
在活的有机体内研究 |
依据《骨与关节外科杂志》(Journal of Bone & Joint Surgery)发表的标准评估证据水平(LOE).采用改良科尔曼方法学评分(MCMS)评估证据的方法学质量(QOE) [18]。每个研究的MCMS由两名独立的评审人员确定。如果存在任何差异,资深作者评估现有的数据,并达成共识。好的研究得分在85到100分之间,好的研究得分在70到84分之间,好的研究得分在55到69分之间,差的研究得分低于55分。
两名独立的评审员独立地从每个研究中提取和评估数据。收集患者人口学资料和术后随访时间。同时收集用于评估后足、下肢和踝关节对齐的影像学参数。根据主观临床评分工具对术后临床结果进行评估。
所有其他统计分析使用SAS软件9.3版(SAS Institute, Inc., Cary, NC, United States)进行。对所有连续变量和分类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连续变量以加权平均值和估计标准差报告,而分类变量以百分比频率报告。的值P< 0.05被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搜索结果产生了2606项研究。其中11例符合本系统综述的纳入和排除标准(见表)1).这些研究发表于2004年至2019年之间。
在这11项研究中,1142名患者(1358膝)在TKA后进行了后足影像学检查,加权平均年龄为69.1±3.6岁(范围63.4-74.7)。加权平均术后随访时间为10.9±9.4个月(范围0.75 ~ 31.3)2).
Ref。
|
爱
|
患者中,n(%)
|
膝盖,n(%)
|
年龄(岁)
|
性(M / F)
|
后续(mo)
|
反水雷舰
|
钱德勒和Moskal6],2004 | 2 | 86 | 86 | N / R | N / R | 3. | 48 |
赵等[7), 2017年 | 2 | 117 | 195 | 69.1 | 8/187 | 24 | 66 |
Hara等[8), 2015年 | 3. | One hundred. | One hundred. | 74.3 | 14/86 | 0.75 | 48 |
宋等[9), 2018年 | 2 | 331 | 375 | 68.3 | 23/308 | 6 | 60 |
金等[10), 2018年 | 3. | 55 | 65 | 69.3 | N / R | 31.3 | 71 |
Levinger等[11), 2012年 | 2 | 19 | 26 | 67.5 | 13/6 | 12 | 46 |
曼苏尔等[12), 2019年 | 2 | 72 | 72 | N / R | 23/49 | 3. | 44 |
Mullaji,谢蒂(13), 2011年 | 2 | 125 | 165 | 66.1 | 24/101 | 12 | 51 |
冈本等[14), 2017年 | 3. | 75 | 80 | 72.5 | 8/67 | 24 | 48 |
Palanisami等[15), 2020年 | 3. | 91 | 121 | 63.4 | 29/62 | 12 | 58 |
竹中平藏等[16), 2016年 | 3. | 71 | 73 | 74.7 | 17/56 | 12 | 48 |
6项研究为LOE II, 5项研究为LOE III。所有纳入研究的MCMS平均值为53.5±8.5(100分)。在MCMS中,没有研究被归类为优秀质量。质量较好的研究1项,质量较好的研究3项,质量较差的研究7项。8项研究有一个大的患者队列(n> 60)。
放射学评估数据列于表中3..十二个不同的放射学参数被用来评估后足的对齐。3项研究(27.3%)中最常用的x线工具为胫跟角(TCA) [6,7,13]。其他影像学参数包括2项研究中的内翻-外翻角(VVA) (18.2%)[8,16], 1项研究的后足对齐视角(HAVA) [10]、跟骨节距和舟状体重叠1项研究(9.1%)[14]、1项研究(9.1%)胫骨-后足角和内翻-外翻指数(VVI) [15, 1项研究的足位指数(9.1%)[11]、1项研究(9.1%)的后足对齐角(HA)、后足对齐比(HR)和后足对齐距离(HD) [9], 1项研究(9.1%)为小腿负荷轴与跟骨轴的交点[12]。
影像学评估
|
AOFAS
|
||||||||
Ref。
|
患者中,n(%)
|
膝盖,n(%)
|
膝盖畸形
|
Hindfoot
|
脚踝
|
下肢对齐
|
术前
|
术后
|
术后的结果
|
钱德勒和Moskal6],2004 | 86 | 86 | 外翻和内翻 | TCA:术前= 0.4°;术后= -0.1° | FTA: Pre-op = 3.6°;术后= 6.6° | 后足外翻和内翻对TKA后均有改善 | |||
TKA后外翻后足对齐仍保持不变 | |||||||||
TKA后后足内翻对齐仍维持在内翻对齐 | |||||||||
赵等[7), 2017年 | 117 | 195 | 弓形腿只 | TCA:术前=外翻5.2°;术后= 2.1°外翻 | 机械对中角度:术前= 10.8°内翻;术后=内翻1.8° | TKA后外翻后足排列改善 | |||
严重的膝关节内翻畸形在TKA后后足对齐改善最好 | |||||||||
Hara等[8), 2015年 | One hundred. | One hundred. | 弓形腿只 | VVA:术前= 78.8°;术后= 76.7° | FTA: Pre-op = 186.7°;术后= 174.4° | TKA后后足内翻,膝关节内翻畸形仍然存在 | |||
TKA后改善外翻后足对齐伴膝内翻畸形 | |||||||||
宋等[9), 2018年 | 331 | 375 | 弓形腿只 | HA:术前= 13.5°;术后= 5.8°。HR:术前= 0.2°;术后= 0.3°。HD: Pre-op = 11.0°;术后= 5.2° | TT:术前= 0.4°;术后= 0.1°。GD:术前= 6.5°;术后= 0.2°。TAS:术前= 92.0°;术后= 92.0°。TLS:预操作= 81.8°;术后= 81.3° | 机械轴:术前= 11.1°内翻;术后=内翻0.3° | TKA后外翻后足排列改善 | ||
TKA后距下关节内翻增多 | |||||||||
金等[10), 2018年 | 55 | 65 | 弓形腿只 | HAVA:术前= 6.1°;术后= 5.7° | TT:术前= 1.9°;术后= 1.7°。TAS:术前= 85.9°;术后= 84.9°。MCS:术前= 2.4 mm;术后= 2.6 mm。MTTJS: Pre-op = 2.8°;术后= 2.3°。FTGA:术前= 85.6°;术后= 86.5° | 机械轴偏斜角度:术前= 10.0°;术后= 1.9° | 95.2 | 91.5 | 外翻后足排列略有改善TKA后 |
TKA后新出现的踝关节疼痛与较大程度的残余内翻膝关节畸形相关 | |||||||||
Levinger等[11), 2012年 | 19 | 26 | 弓形腿只 | FPI:术前= 2.9°;术后= 2.7° | FTA: Pre-op = -1.2°;术后= 4.9° | TKA后前平面后脚活动范围增加 | |||
TKA后静足压力无变化 | |||||||||
曼苏尔等[12), 2019年 | 72 | 72 | 内翻和外翻 | 小腿负荷轴与跟骨轴相交:术前= -3.8°;术后= -4.4° | FTA: Pre-op = ? | 74.3 | 89.4 | TKA后后足内翻,膝关节内翻畸形仍然存在 | |
后足内翻对齐伴膝外翻畸形,外翻对齐伴膝外翻畸形,外翻对齐伴膝内翻畸形均可改善TKA后膝关节畸形 | |||||||||
Mullaji,谢蒂(13), 2011年 | 125 | 165 | 内翻和外翻 | TCA:术前= 188°;术后= 185.5° | CMAD:术前= 34.3 mm;术后= 0.0 mm。GMAD:术前= 31.0 mm;术后= -6.0 mm | TKA后改善外翻后足对齐伴膝内翻畸形 | |||
87%的患者在TKA后出现持续性外翻后足对齐 | |||||||||
冈本等[14), 2017年 | 75 | 80 | 弓形腿只 | 跟骨间距:术前= 14.9°。naviculocboid overlap:术前= 84.7°;术后= 65.7° | TT:术前= 13.1°;术后= 4.4°。TI:预手术= 9.9°;术后= 0.8° | 机械轴:预备= 5.0°;术后= 0.7° | 46.6 | 60.2 | 外翻后足对齐伴严重膝关节内翻畸形对TKA术后无改善 |
TKA后改善后外翻后足对齐伴中度内翻膝关节畸形 | |||||||||
Palanisami等[15), 2020年 | 91 | 121 | 弓形腿只 | TH:预手术= 9.9°;术后= 4.7°。VVI:术前= -0.29;术后= -0.04 | FTMA:预操作= 162.0°;术后= 178.8° | 59.2 | 88.7 | TKA后改善外翻后足对齐伴膝内翻畸形 | |
TKA恢复足部内侧负荷模式 | |||||||||
竹中平藏等[16), 2016年 | 71 | 73 | 弓形腿只 | VVA: Preop = 78.2;术后= 76.0 | FTA: Pre-op = 184.8;术后= 173.9 | TKA后改善外翻后足对齐伴膝内翻畸形 | |||
后足内翻与膝关节内翻畸形对TKA后无改善 |
使用6个x线参数测量下肢对齐,其中最常见的是4项研究(36.4%)中的FTA [6,8,11,12]。在2项研究中使用的其他放射学工具包括机械轴(18.2%)[9,14, 1项研究中机械轴偏斜角度(9.1%)[10, 1项研究的机械对准角(9.1%)[7], 1项研究中常规机械轴偏差(9.1%)[13, 1例研究(9.1%)[15]。
仅有3项研究(27.3%)记录了踝关节的对齐情况,3项研究(27.3%)使用距骨倾斜(TT) [9,10,14], 2项研究(18.2%)采用胫骨前表面角(TAS) [9,10],足底距圆角(GD)和胫骨远端外侧面角各1例(9.1%)[9]、胫骨远端内侧间隙(DMCS)、胫骨距关节内侧间隙(MTTJS)和胫骨前地角(FTGA)各1项(9.1%)[10]。
10项研究评估膝关节内翻畸形患者TKA术后后足对齐的变化[7-16]。其中9项研究显示TKA术后后足外翻对齐改善[7-10,12-16]。钱德勒和Moskal6),赵等[7Mullaji和Shetty[13]术后TCA平均改善3.1°、3.1°和2.0°。Hara等[8),竹中平藏等[16,术后VVA平均改善3.1°和3.4°。宋等[9]术后HA、HR和HD的平均改善分别为7.7°、0.1°和5.8°。金等[10显示HAVA术后平均改善1.4°。曼苏尔等[12]显示术后后足对齐平均改善3.6。冈本等[14显示术后舟状骨重叠平均改善19.0°。Palanisami等[15突出显示术后VVI平均改善0.25。
冈本等[14]指出,一组严重膝内翻畸形患者在TKA术后后足畸形未得到矫正[14]。相反,赵等[7]显示严重膝内翻畸形患者后足对齐整体改善最大。严重膝内翻患者的HA平均变化为4.0°±3.0°,而轻度膝内翻患者的HA平均变化为1.8°±2.5°[7]。
三项研究强调了术前出现后足内翻的患者
两项研究调查了膝关节外翻畸形患者TKA术后后足对齐的改变[12,13]。两项研究都记录了术后后足内翻对齐的改善.曼苏尔等[12]报告的平均后足对齐轴增加了7.5,而Mullaji和Shetty[13]的TCA平均下降1.5°。此外,Mullaji和Shetty[13]报告术后后足外翻对齐改善,明显的是平均后足对齐轴减少3.3。
目前的系统综述发现,TKA术后膝关节畸形的矫正通常会改善后足对齐的变化。然而,较差的QOE和纳入的研究之间的显著异质性强调了进一步更高质量的研究的必要性。
所有的研究都报道术前膝关节内翻或外翻畸形与后足排列不齐有关。典型的膝关节内翻OA伴有后足外翻畸形。此外,本综述的研究结果强调,对于已存在外翻后足畸形的骨关节炎膝关节内翻患者,接受TKA可以改善术后后足对齐。这提示这些患者可能有剩余的能力来补偿矫正后的下肢排列不齐。有趣的是,赵等[7]报道了TKA后6周后足排列改善,但在术后2年几乎没有改善,表明后足排列代偿性改变主要发生在术后早期。2年随访时后足对齐没有改善,这可能表明术后早期可能没有进一步的后足对齐补偿,因为TKA后膝关节对齐已得到纠正。然而,竹中平藏等[16在TKA后3周后后脚排列改善,在TKA后1年进一步改善。这两项研究之间的差异突出表明,有必要进一步研究以了解TKA术后连续时间点发生的复杂下肢生物力学改变。
本研究表明,同时存在膝内翻畸形和后足内翻畸形的患者TKA后足对齐没有改善[8,12,16]。有几个原因可以解释这种抵抗改变内翻后足畸形。首先,足内翻导致跗骨中轴排列不平行,从而导致足表现出刚性的稳定性,以支撑身体的重量[8]。这可能会降低术前后足内翻在膝关节内翻关节炎TKA后改变对线的能力。后足内翻通常与僵硬或不可矫正的后足排列有关,可能是由于跟骨节距增加,也可能是由于不可逆转的神经肌肉变化造成的机械性改变。沙可玛丽图斯通常伴有后足内翻,但这通常不能通过膝关节调整来补偿。相比之下,许多外翻后足对齐是可纠正的和灵活的,通过重新建立改进的后足对齐来适应股骨胫骨关节更好的对齐。
如果膝关节重新对齐对后足对齐有任何可测量的影响,实现中立对齐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后足外翻、CMT和其他与后足内翻相关的神经系统疾病的跗骨联合将阻止重建正常的后足对齐。此外,踝关节或距下关节的晚期创伤后骨关节炎(pta)也会阻止后足的中性对齐[9]。改变后足对齐的能力对膝关节假体的存活至关重要,因为TKA后持续的后足内翻畸形可能会导致不对称磨损、骨溶解和假体失效[19]。
关于膝关节畸形的严重程度和术后结果有相互矛盾的报道。冈本等[14]显示严重膝内翻畸形患者术后出现后足疼痛和外翻对齐[14]。部分原因可能是后脚的上睑下垂晚期和延迟手术干预导致的膝关节内翻畸形晚期。在上睑下垂的晚期,关节周围骨赘和软组织瘢痕会阻止关节和踝关节活动,因此运动受限将会阻止后脚中性对齐的恢复。相比之下,赵等[7]显示,接受手术干预治疗的严重膝内翻畸形患者术后疗效最好,但他的研究对象年龄较轻,踝关节关节病变进展较慢[7]。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膝关节畸形的严重程度和TKA后结果之间的相关性,但似乎早期干预膝关节OA有助于解决膝关节疼痛,但也对后足生物力学对齐和随后踝关节的健康有下游影响。
目前的系统综述表明,在评估后足对齐方面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在11项研究中使用了12个不同的放射学参数,其中3项研究中TCA是最常用的测量指标[6,7,13]。对于使用什么放射学参数来评估后足对齐缺乏共识,这支持了对膝关节置换术后的肢体标准化成像方案的需要。此外,只有2项研究报道了2个或2个以上连续手术时间点的影像学资料[7,16]。定期评估的一致性hindfoot术后可能是必要的,以确定的时间修正hindfoot错乱排列发生和可能预测的时间需要手术调整hindfoot保护膝盖植入(表的长寿4).
Hindfoot射线参数
|
研究中,n(%)
|
柠檬酸 | 3 (27.3) |
VVA | 2 (18.2) |
哈 | 1 (9.1) |
腿的负重轴和跟骨轴的交点 | 1 (9.1) |
TH | 1 (9.1) |
跟骨的球场 | 1 (9.1) |
Naviculocuboid重叠 | 1 (9.1) |
FPI | 1 (9.1) |
哈 | 1 (9.1) |
人力资源 | 1 (9.1) |
高清 | 1 (9.1) |
本系统综述发现,仅有4项研究报道了术前和术后临床评分系统,所有4项研究均采用AOFAS评分[10,12,14,15]。TKA后AOFAS评分倾向于增加,提示纠正下肢排列不齐可改善足部和踝关节的功能和疼痛结果。有趣的是,一项研究表明,TKA术后出现新的或加重的足部和踝关节疼痛的患者,其膝关节存在残余内翻畸形[10]。此外,冈本等[14]报道膝关节严重内翻畸形患者的AOFAS评分没有统计学意义的改善,可能是由于后脚的剩余补偿能力丧失[14]。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足部和踝关节TKA评分工具,这些结果需要谨慎评估。
这个系统的综述有几个固有的局限性和/或潜在的偏见。该标准仅限于MEDLINE、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 Database的英文文章。进一步的限制是,在患者选择和术前和术后的影像学评估方面,研究之间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因此,各研究之间的横断面比较无法进行分析。本综述的另一个局限性是纳入研究的不良生活质量。最后,数据并不是盲目提取的,而是由两位独立的审稿人提取的,然后由第一作者确认。
总之,这一系统综述表明,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TKA后,典型的后足排列代偿性改变。然而,纳入的研究之间的显著异质性和较差的QOE限制了研究之间任何有意义的横断面比较。进一步,设计良好的研究是必要的,以确定TKA后足对齐的变化和结果。
有各种报告表明膝关节畸形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患者的后足排列不当之间的关系。
迄今为止,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膝关节畸形与后足排列改变之间的关系尚未得到充分研究。
通过主观临床评分工具评估TKA术后后足对齐的变化,以及手术干预后足和踝关节的临床结果。
系统回顾了MEDLINE、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报告TKA术后后足对齐变化的研究也包括在内。
11项研究共1142例患者(1358个膝关节)被纳入。术前膝关节内翻畸形和后足外翻畸形患者在TKA后后足对齐改善。术前膝关节内翻畸形和后足内翻畸形患者经TKA后后足对齐未见改善。使用12个不同的x线参数来测量后足的对齐,其中胫跟角是最常用的(27.3%)。
膝关节OA患者TKA后,后脚可能出现代偿性排列改变。然而,纳入的研究之间的显著异质性和较差的证据质量妨碍了从本综述中得出可靠的结论。
此外,需要更高质量的研究来确定TKA后足对齐的变化和结果。
原稿来源:自荐原稿
专业类型:骨科
原产国/地区:美国
同行评审报告的科学质量分类
A级(优秀):0分
B级(非常好):B级
C级(良好):0
D级(一般):D级
E级(差):0
P-Reviewer: Garcia-Mansilla I, Yi S- editor: Fan JR L-Editor: A P-Editor: Xing YX
1. | Felson DT, Naimark A, Anderson J, Kazis L, Castelli W, Meenan RF。老年人膝骨关节炎的患病率。弗雷明汉骨关节炎研究。关节炎感冒.1987;30.: 914 - 918。[PubMed][DOI][本文引用:][引用于Crossref: 947][引用于f6出版:751][文章的影响:27.9][文献引用分析(0)] |
2. | Tanamas年代膝关节错位是否会增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发展和进展的风险?关节炎感冒.2009;61: 459 - 467。[PubMed][DOI][本文引用:][引用文献:196][引用于f6出版:140][文章的影响:16.3][文献引用分析(0)] |
3. | Teichtahl一, Wluka A, Cicuttini FM。生物力学异常: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前兆还是结果?体育医学杂志.2003;37: 289 - 290。[PubMed][DOI][本文引用:][引用于Crossref: 22][引用by F6Publishing: 12][文章的影响:1.2][文献引用分析(0)] |
4. | Abdel议员, Oussedik S, Parratte S, Lustig S, Haddad FS。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冠状面对齐:历史回顾、当代分析和未来发展方向。骨联合J.2014;96 - b: 857 - 862。[PubMed][DOI][本文引用:][引自:107][引用by F6Publishing: 26][文章的影响:15.3][文献引用分析(0)] |
5. | Kamath JDanda RS, Jayasheelan N, Singh R.一种评估下肢站立位机械轴偏差的创新方法。J临床诊断.2016;10: RC11-RC13。[PubMed][DOI][本文引用:][文献引用分析(0)] |
6. | 钱德勒特里, Moskal JT。全膝关节置换术前后膝关节和后足对齐的评估:一项前瞻性分析。J关节成形术.2004;19: 211 - 216。[PubMed][DOI][本文引用:][引用于Crossref: 51][引用by F6Publishing: 32][文章的影响:3.0][文献引用分析(0)] |
7. | 曹WS,赵HS,边世。内翻畸形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后足排列的变化。膝关节外科运动创伤关节外科.2017;25: 3596 - 3604。[PubMed][DOI][本文引用:][引自:Crossref: 10][引用by F6Publishing: 7][文章的影响:2.0][文献引用分析(0)] |
8. | Hara Y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足对齐,后足对齐J关节成形术.2015;30.: 126 - 129。[PubMed][DOI][本文引用:][引自:Crossref: 25][引用by F6Publishing: 17][文章的影响:4.2][文献引用分析(0)] |
9. | 宋老板通过全膝关节置换术矫正膝关节内翻畸形后,显著的代偿性变化不仅发生在踝关节和距下关节,而且也发生在足部。膝关节外科运动创伤关节外科.2018;26: 3230 - 3237。[PubMed][DOI][本文引用:][引自:Crossref: 13][引用by F6Publishing: 9][文章的影响:4.3][文献引用分析(0)] |
10. | 金正日连续波、郭兴中、金JH、李cr、金JG、吴敏、朴jh。内翻骨关节炎膝关节置换术前后影响踝关节疼痛的放射学因素。脚部脚踝外科.2018;57: 865 - 869。[PubMed][DOI][本文引用:][引自:Crossref: 10][引用by F6Publishing: 4][文章的影响:3.3][文献引用分析(0)] |
11. | Levinger P, Menz HB, Morrow AD, Bartlett JR, Feller JA, Fotoohabadi MR, Bergman NR.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动态足功能变化。膝盖.2012;19: 880 - 885。[PubMed][DOI][本文引用:][引自Crossref: 5][引用by F6Publishing: 4][文章的影响:0.6][文献引用分析(0)] |
12. | 曼苏尔H, Rocha FA, Garcia PBL, de Alencar FHU, Guilme P, de Castro IM。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后足轴的改变。J关节成形术.2019;34: 2376 - 2382。[PubMed][DOI][本文引用:][引用by: 2][引用by F6Publishing: 2][文章的影响:1.0][文献引用分析(0)] |
13. | Mullaji一持续性后足外翻导致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负重轴外侧偏移。临床矫形相关研究.2011;469: 1154 - 1160。[PubMed][DOI][本文引用:][引用于Crossref: 51][引用by F6Publishing: 33][文章的影响:4.6][文献引用分析(0)] |
14. | Okamoto Y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足评估的临床价值:术后严重膝关节畸形患者持续的后足疼痛和对齐。膝关节外科运动创伤关节外科.2017;25: 2632 - 2639。[PubMed][DOI][本文引用:][引用于Crossref: 16][引用by F6Publishing: 12][文章的影响:3.2][文献引用分析(0)] |
15. | Palanisami博士, Rajasekaran RB, Reddy PK, Natesan R, Sethuraman A, Rajasekaran S.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内翻矫正足负荷模式和后脚对齐:一项土壤气压分析。膝关节外科运动创伤关节外科.2020;28: 1861 - 1867。[PubMed][DOI][本文引用:][引用by: 1][文章的影响:0.5][文献引用分析(0)] |
16. | 竹中平藏T全膝关节置换术后1年的后足对齐。膝关节外科运动创伤关节外科.2016;24: 2442 - 2446。[PubMed][DOI][本文引用:][引自:Crossref: 24][引用by F6Publishing: 18][文章的影响:4.0][文献引用分析(0)] |
18. | 科尔曼BD、Khan KM、Maffulli N、Cook JL、Wark JD。髌腱病术后手术结果的研究:方法学缺陷的临床意义和未来研究的指南。维多利亚运动肌腱研究所研究小组。Scand J medical Sci Sports.2000;10: 2 - 11。[PubMed][DOI][本文引用:][引用于:521][引用by F6Publishing: 429][文章的影响:24.8][文献引用分析(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