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评议开始: 2021年4月1日
第一个决定: 2021年6月7日
修改后:2021年6月19日
接受:2021年8月20日
文章在新闻: 2021年8月20日
网上发表:2021年9月18日,
骨软骨瘤是最常见的骨良性肿瘤,占骨良性肿瘤的36%。脊柱骨软骨瘤通常发现于阑尾骨骼,很少见,占原发性脊柱良性肿瘤的4% - 7%。
我们报告一位18岁男性,因患有鞍上松果体生殖细胞瘤而接受化疗和放疗的病例。他在L5水平使用超声骨刀(Misonix, Farmingdale, NY, usa)进行了肿块切除和部分椎板切除术,没有使用佐剂。术后3个月患者恢复工作并充分活动,无背部疼痛。
骨软骨瘤是阑尾骨骼常见的肿瘤,但很少发生在脊柱内。本病例讨论通过描述这种肿瘤的不同寻常的表现补充了目前的骨软骨瘤文献。
核心提示:脊柱骨软骨瘤是一种罕见但可治疗的疾病。对于有症状的病灶,完全切除而不进行辅助治疗是很有疗效的。在这个病例报告的病人在他的术后访问是无疼痛,没有复发或并发症的迹象或症状。3个月后,他回到工作岗位,开始从事体力劳动。进一步报道被诊断为骨软骨瘤和儿童放疗史的患者,将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辐射诱导的骨软骨瘤及其发生率和发生位置。
- 引用:Suwak P, Barnett SA, Song BM, Heffernan MJ。腰椎非典型骨软骨瘤合并鞍上松果体生殖细胞瘤1例。世界J .2021;12 (9): 720 - 726
- URL://www.otazusalle.com/2218-5836/full/v12/i9/720.htm
- DOI:https://dx.doi.org/10.5312/wjo.v12.i9.720
骨软骨瘤是最常见的骨良性肿瘤,占骨良性肿瘤的36% [1].脊柱骨软骨瘤通常见于阑尾骨骼,很少见,占原发性脊柱良性肿瘤的4%至7% [2,3.].脊柱骨软骨瘤通常起源于脊柱后部,而不是椎体。颈椎受累最严重(50%),其次是胸和腰椎[4].以被软骨覆盖的骨头的生长为特征
放射诱导骨软骨瘤是一种已知的现象,发生于有放射治疗史的儿童[8].与自发性孤立性骨软骨瘤和遗传性多发性外生病相比,放射诱导病变在放射学和病理上是相同的[8,9].在腰椎放射诱导骨软骨瘤的存在是极其罕见的,就像我们所报告的病例。一篇文献综述显示,只有2例放射诱导的骨软骨瘤发生在腰椎(1例发生在29岁女性的L1体,1例发生在15岁女性的L3棘突[10-12].该病例为15岁女性,出现在一个较大的儿童放疗后肿瘤研究中,并没有正式提出。诊断困难源于x线平片显示不一致。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是评价脊柱骨软骨瘤的金标准,特别是在脊髓压迫症状的情况下[13,14].
我们报告一个不典型的,有症状的腰椎骨软骨瘤,18岁男性,有化疗和放疗史。本病例报告获得机构审查委员会批准。
一名18岁男性因腰椎水平后中线突出就诊儿科骨科诊所。
对于患者来说,肿块已经存在一年,并逐渐扩大。他注意到久坐和仰卧时的疼痛。
既往无腰背部外伤或活动相关损伤史,但曾从事体力劳动。患者否认有身体或神经症状。他的历史是重要的上鞍松果体生殖瘤成功治疗化疗和放疗在9岁。
无遗传性多发性外生症家族史。
体格检查时,在腰椎水平沿后中线可触及一个约5厘米宽的骨性突起。肿块固定,触诊细腻。进一步检查身体和四肢未发现其他肿块。神经系统检查为良性,四肢感觉运动反应正常,对称反射,没有上运动神经元或神经根体征,没有平衡或步态异常。
没有进行实验室检查。
诊断为L5椎体水平右侧棘突/椎板交界处的骨软骨瘤,随后通过手术病理证实。
术中,通过后正中切口行肿块切除及部分椎板切除术。为了在不破坏棘间韧带或右侧L5-S1小关节不稳定的情况下解放肿块周围的软组织,进行了仔细的旁正中解剖。一旦分离,切除肿块全体用和声骨刀。在椎板下使用Woodson提升器测量深度,确保椎板腹部表面保持完整。切除后,进行椎旁肌瓣闭合以减少肿块产生的潜在空间。大体手术病理显示一个3.8 cm × 3.5 cm × 2.5 cm的大骨块,包括1 cm厚的无柄软骨帽。注意到手术边缘光滑(图)4).显微镜检查显示成熟的透明软骨,纤维软骨膜和骨小梁,无细胞异型或恶性特征。标本中存在软骨化骨化,而小梁骨中没有可识别的骨髓成分。病理显示为良性骨软骨瘤(图)5).
术后,患者于术后第1天拔除引流管后出院。他手术后的疗程并不复杂。手术后三个月,他恢复了体力劳动,没有疼痛,也没有限制。
骨软骨瘤是生长板上的良性骨软骨增生,通常在骨骼成熟时停止增大[5,15].它们很少发生在脊柱(1%至4%的骨软骨瘤),大多数位于颈椎[4].腰椎骨软骨瘤的病例,如本病例,是罕见的。
患者通常表现为轴向性疼痛,而轴向性疼痛可能因某些体位或活动而加重,如本研究中的患者。脊髓压迫的神经系统表现很少见,但以前曾有报道[16].最初的放射学评估可能显示脊髓损伤由连续的髓管皮质突起组成。建议采用先进的影像学检查以帮助诊断。CT影像提供骨和软骨边缘的细节,而MRI可以提供软骨帽的厚度和结构。> 3厘米厚的软骨帽可以提示恶性转化[1,4].
这些外生骨累及腰椎是罕见的,可能是因为腰椎相对于颈椎刚度增加,因此对骨骺软骨的微损伤较少。骨软骨瘤发生在脊柱后部,并可能随着生长到脊柱旁肌肉组织而出现症状[17].Kuraishi治疗腰骶骨软骨瘤的回顾等[16] 5例中有4例出现神经根症状。在该系列中,累及L4下关节突导致L5神经根病,而累及S1上关节突则导致L5神经根病。
鉴于病人有鞍上松果体生殖细胞瘤需要化疗的病史
疼痛的损伤或引起神经缺陷的需要手术干预。如果切除导致脊柱不稳定,则应考虑固定和关节融合术。手术的目标应该是完全切除病变[21].我们的腰椎骨软骨瘤切除手术的细微之处是使用超声骨刀。超声骨手术刀放大震荡钝刀片的电信号,允许在不侵犯软组织的情况下有针对性地切除皮质骨[22].考虑到我们的骨软骨瘤患者的位置,其基台位于右侧L5棘间韧带和右侧L5- s1关节突囊,在不侵犯软组织的情况下切除肿块可防止脊柱后部不稳定,从而避免后续的内固定和融合。
脊柱骨软骨瘤是一种罕见但可治疗的疾病。对于有症状的病灶,完全切除而不进行辅助治疗是很有疗效的。在这个病例报告的病人在他的术后访问是无疼痛,没有复发或并发症的迹象或症状。3个月后,他回到工作岗位,开始从事体力劳动。进一步报道被诊断为骨软骨瘤和儿童放疗史的患者,将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辐射诱导的骨软骨瘤及其发生率和发生位置。
原稿来源:自荐原稿
专业类型:骨科
原产国/地区:美国
同行评审报告的科学质量分类
A级(优秀):0分
B级(非常好):B级
C级(良好):0
D级(一般):0
E级(差):0
P- reviewer: Vahedi P S-Editor: Wang JL - editor: AP-Editor: Ma YJ
1. | Motamedi K,西格。良性骨肿瘤。北晨放射门诊.2011;49: 1115 - 1134 v。[PubMed][DOI][本文引用:][引用于Crossref: 30][引用by F6Publishing: 14][文章的影响:3.0][文献引用分析(0)] |
2. | O ' brien MF在遗传性多发性外骨骼中产生脊髓压迫的骨孔内骨软骨瘤。J脊髓Disord.1994;7: 236 - 241。[PubMed][DOI][本文引用:][引用于Crossref: 28][引用by F6Publishing: 20][文章的影响:1.0][文献引用分析(0)] |
3. | 范教授MH胸椎大孤立性骨软骨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杂志神经Int.2016;7: S323-S327。[PubMed][DOI][本文引用:][引自:Crossref: 3][引用by F6Publishing: 2][文章的影响:0.6][文献引用分析(0)] |
4. | Thakur NA, daniel AH, Schiller J, Valdes MA, Czerwein JK, Schiller A, Esmende S, Terek RM。脊柱良性肿瘤。美国矫形外科医师协会.2012;20.: 715 - 724。[PubMed][DOI][本文引用:][引自:Crossref: 10][引用by F6Publishing: 7][文章的影响:1.1][文献引用分析(0)] |
5. | Murphey医学博士、崔JJ、kansdorf MJ、弗莱明DJ、甘农FH。骨软骨瘤的影像学:与放射学-病理相关的变异和并发症。射线照相.2000;20.: 1407 - 1434。[PubMed][DOI][本文引用:][引用于:443][引用by F6Publishing: 183][文章的影响:21.1][文献引用分析(0)] |
6. | Sinelnikov一甘蓝H.脊柱骨软骨瘤。中国Radiol.2014;69: e584-e590。[PubMed][DOI][本文引用:][引自:Crossref: 13][引用by F6Publishing: 5][文章的影响:1.9][文献引用分析(0)] |
7. | Lotfinia我椎管内骨软骨瘤的神经学表现、影像学特征和手术结果。J Neurosurg脊柱.2010;12: 474 - 489。[PubMed][DOI][本文引用:][引自:Crossref: 38][引用by F6Publishing: 16][文章的影响:3.5][文献引用分析(0)] |
8. | Gorospe L, Madrid-Muñiz C, Royo A, García-Raya P, Alvarez-Ruiz F, López-Barea F.放射性T4椎体骨软骨瘤导致脊髓压迫。欧元Radiol.2002;12: 844 - 848。[PubMed][DOI][本文引用:][引自:Crossref: 17][引用by F6Publishing: 12][文章的影响:0.9][文献引用分析(0)] |
9. | 咀嚼FS, Weissleder R.放射诱导骨软骨瘤。AJR Am J伦琴诺.1991;157: 792。[PubMed][DOI][本文引用:][引自:4][引用by F6Publishing: 5][文章的影响:0.1][文献引用分析(0)] |
10. | Libshitz嗨马,科恩。辐射诱导骨软骨瘤。放射学.1982;142: 643 - 647。[PubMed][DOI][本文引用:][引用于Crossref: 63][引用by F6Publishing: 37][文章的影响:1.6][文献引用分析(0)] |
11. | Heaston DK, Libshitz HI, Chan RC。高压压照射对Wilms肿瘤幸存者的骨骼影响。AJR Am J伦琴诺.1979;133: 389 - 395。[PubMed][DOI][本文引用:][引自:56][引用by F6Publishing: 36][文章的影响:1.3][文献引用分析(0)] |
12. | 克里族正义与发展党, halow AT, Taylor TK, Chapman GK。腰椎放射引起的骨软骨瘤。脊柱(Phila Pa 1976).1994;19: 376 - 379。[PubMed][DOI][本文引用:][引自:Crossref: 24][引用by F6Publishing: 14][文章的影响:0.9][文献引用分析(0)] |
13. | Moriwaka F, Hozen H, Nakane K, Sasaki H, Tashiro K, Abe H.骨软骨瘤所致脊髓病:MR和CT研究。J computer Assist Tomogr.1990;14: 128 - 130。[PubMed][DOI][本文引用:][引用于:29][引用by F6Publishing: 21][文章的影响:0.9][文献引用分析(0)] |
14. | 苏丹米, Khursheed N, Makhdoomi R, Ramzan aPediatr Neurosurg.2016;51: 99 - 102。[PubMed][DOI][本文引用:][引自:Crossref: 7][引用by F6Publishing: 6][文章的影响:1.4][文献引用分析(0)] |
15. | Gunay C脊柱骨软骨瘤:6例患者的报告和文献综述。骨科创伤外科.2010;130: 1459 - 1465。[PubMed][DOI][本文引用:][引自:Crossref: 21][引用by F6Publishing: 13][文章的影响:1.9][文献引用分析(0)] |
16. | Kuraishi K, Hanakita J, Takahashi T, Watanabe M, Honda F.腰椎症状性骨软骨瘤5例报告Neurol Med Chir(东京).2014;54: 408 - 412。[PubMed][DOI][本文引用:][引自:Crossref: 8][引用by F6Publishing: 6][文章的影响:1.0][文献引用分析(0)] |
17. | Nakaya Y, Ohue M, Baba I, Fujiwara K, Nakano A, Fukumoto S, Fujishiro T, Neo M.腰椎小关节旁骨软骨瘤,表现为神经根病。J .中国科学.2018;23: 592 - 595。[PubMed][DOI][本文引用:][引用by F6Publishing][文献引用分析(0)] |
18. | EA王, Hanauer DA, Choi SW, Jong N, Hamstra DA, Li Y, Farley FA, Caird MS.放射治疗儿童恶性肿瘤后的骨软骨瘤:骨骼副作用扩大咨询的作用。J Pediatr ..2014;34: 331 - 335。[PubMed][DOI][本文引用:][引自:Crossref: 3][引用by F6Publishing: 2][文章的影响:0.5][文献引用分析(0)] |
19. | 泰特茨J全身照射后骨软骨瘤:一种年龄相关并发症。Pediatr血癌.2004;42: 225 - 229。[PubMed][DOI][本文引用:][引用于:43][引用by F6Publishing: 23][文章的影响:2.5][文献引用分析(0)] |
20. | Jaffe N科恩,麦克尼斯医学博士,沙利文议员。儿童癌症长期幸存者的放射诱导骨软骨瘤。国际放射肿瘤学杂志.1983;9: 665 - 670。[PubMed][DOI][本文引用:][引自:Crossref: 31][引用by F6Publishing: 20][文章的影响:0.8][文献引用分析(0)] |